發布時間:2021年04月09日 17:48
信息來源:臨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瀏覽次數:
2月22日,臨港區總投資48.3億元的12個工業重點項目一齊敲響“開工鑼”。
3月12日,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的應急保障救援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臨港區。
……
一項項亮眼的成績單,見證了臨港區項目建設的首季“開門紅”。這背后除了招商人員不懈的努力外,更離不開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樹立的強信心。
項目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以來,臨港區以“規范建設年”為抓手,堅守“工業立區,發展先進制造業”初心,聚焦“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不斷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在優化流程、精簡材料、壓縮時限、打通網絡上精準發力,逐漸走出一條極簡極優極速的審批快車道,用政府職能的轉變和人員狀態的提升為企業項目提供堅實保障,推動項目駛入發展“快車道”。
一包到底 幫辦代辦全升級
4月2日,臨港區召開項目審批手續推進會議,在全區啟動項目手續集成定制包辦服務,并現場與區內5家企業簽訂投資項目幫辦代辦服務委托協議。
儀式上,區內企業紛紛點贊?!耙郧拔覀冏约喝マk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費時又費力,公司的財務身兼數職,跑起手續來確實力不從心,現在,有了‘項目專屬管家’幫著全程代辦各類項目手續,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大麻煩?!蹦弥灪玫膮f議,威海江河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雅靜高興地說,“政府給我們減了負,我們更得鉚足了勁帶著項目往前沖?!?br/>
李雅靜的真情流露也說出了臨港區廣大企業家的心聲。開辦企業,籌建項目,千頭萬緒,是過去讓許多投資人“頭疼”的一件大事,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要經過16個辦理環節,經過10多個部門,更重要的是,不少企業對項目辦理流程一頭霧水,只能委托專門的中介機構為其辦理,但這中間也要一筆不小的花銷。
企業有難題,政府來助力。為解決這些痛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臨港區以“全流程幫辦代辦”改革為突破,倒逼審批流程再造和政務服務集成優化,著手成立投資建設項目幫辦代辦中心,精心挑選業務骨干,化身幫辦代辦員,按照“一門對外、協調相關、全程督辦、限時辦結、無償服務”的要求,代為辦理從企業設立注冊、項目立項、報建施工、竣工驗收直至投產運營等所需辦理的全部行政審批服務手續,真正做到“企業不跑腿,我們跟上辦,企業不動筆,資料我備全”,讓企業充分感受臨港區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速度”和“溫度”。
“我們的幫辦代辦中心就是項目單位的全過程全周期‘咨詢公司’,窗口受理審核人員就是項目的‘私人定制管家’,無論是部門之間內部溝通協調的事項還是工程建設鏈條上的審批事項,全由幫辦員貼身服務?!迸R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只需簽訂幫辦代辦協議,自主選擇代辦事項或全部委托集成包辦,協議簽訂后,就會有“專屬管家”為項目進行“一對一”跟蹤服務,企業吹哨,政府報到,通過集成包辦為項目壓縮三分之二的審批時長,讓“不見面能辦事、不求人能辦事、不操心能辦事、不耗時辦成事”成為企業籌建項目的常態,進一步推動區內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拿地即開工2.0模式”跑出審批“加速度”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助力企業抓住發展“黃金期”,日前,臨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充分融合威海市拿地即開工辦理方案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告知承諾制度,推出以“拿地承諾即開工”服務模式為臨港區產業類項目進行服務。
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全市推行“拿地即開工”,充分利用項目拿地的法定公告、掛牌和公示的空置時間,提前介入,同步完成各類設計、審查、招標、相關函證及現場準備等前期工作,拿地當天即可同時取得各項證件,讓項目“進站前”能加速、“進站中”不減速,拿地即駛入建設“高速路”。
今年以來,結合“規范建設年”要求,臨港區進一步探索推進流程再造,結合對標學習濰坊安丘全省首個“承諾即開工”先進辦理經驗,以威海市“拿地即開工”辦理方案為范本,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出“拿地即開工”2.0模式——“拿地承諾即開工”,即按照“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在前期充分模擬審批的基礎上,有效結合告知承諾制,把前置許可當中的次要要件以承諾的形式提交,最大限度加速達到核發施工許可所必須的法定條件,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監管有效約束為核心,把施工許可前置的關卡環節當中能承諾的全部轉換為承諾履約,加速法定動工手續獲取,項目破土動工、投產達效時間將進一步提前。
“服務企業群眾容不得半分馬虎,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區建設局和各項目審批有關部門,出臺更為詳實的實施細則,主動聯系我區項目,從重點項目上集中突破,試水破題,并不斷完善修正流程機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點,通過集成包辦和拿地承諾即開工,讓所有進區項目都能享受到‘潤物細無聲’的‘中介式’服務?!迸R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